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没天理-《重启激荡年代》
第(3/3)页
“还是傅先生吧。”郭孔晖不愿占傅松的便宜,又怕傅松多想,便道:“若是让我叔叔知道我没大没小……,不瞒你说,我挺怕我叔叔的。”
傅松眨巴眨巴眼睛道:“郭老先生很和蔼的一个人……。”
郭孔晖笑道:“他对子侄辈要求甚严。”
傅松秒懂,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,心里却寻思着以后是不是要跟郭贺年学习,对老傅家的孩子们也用这种教育方式。
郭孔晖和傅松、徐英互相谦让了一番,一起向停在不远处的汽车走去。
为了迎接郭孔晖,傅松把自己那辆奔驰s级轿车重新拾掇出来,这辆车应该是沐城地区最好的一辆豪华轿车。
即便文华东方酒店的豪华车队,也只是奔驰e级轿车,跟这辆车差了一个等级。
尽管傅松口口声声说什么支持国货,但到了关键时刻,身体还是很实诚的。
当然,主要还是沐汽集团不争气,如果按照原定计划九月初第一辆轿车顺利下线,傅松说什么都会用自己的轿车来迎接客人。
车队离开机场后,一路往东,向海边驶去。
“郭教授,最近几年沐城市区新建扩建主干道路40余条,建成西港池、机场、市区管道煤气等基础设施20余项,以及十多个居民小区……。”徐英趁着这个机会,向身旁的郭孔晖卖力介绍起沐城的城市建设情况。
过了立交桥,画风突然一变。
郭孔晖看到一望无际的建筑群矗立在道路东侧,分别向南、向北绵延,他按捺不住惊讶,问道:“这里是……。”
傅松从副驾上回过头,笑道:“郭教授,正前方的建筑群是苏联专家小区,沿着这条路往南,是沐城职业技术学校的新校址,往北是远景研究中心。”
郭孔晖知道这些都是傅松的投资,不禁惊叹道:“好大的投资啊,占地有好几千亩了吧?”
徐英道:“从沐城大学往南,一直到新安河,海岸线以西,科技大道以东,南北狭长7公里,东西1.5公里宽的范围,一共一万五千亩,都是傅总投资的。”
郭孔晖瞠目结舌道:“这……,傅先生,你到底在这里投了多少钱?”
傅松被他问得一愣,苦笑道:“你这个问题,我一时半会儿还真答不上来,应该有二三十亿人民币了吧。”
徐英笑道:“二三十亿人民币就想用一万五千亩的土地?你也太敢想了吧。”
“啊?”郭孔晖一惊一乍的,“徐市长,听你的意思,不止二三十亿人民币?”
“市里前不久做了一个核算,目前傅总在沐城的投资强度是亩均七十五万元。
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处的投资强度要高一些,亩均差不多有一百五十多万。
这边的投资强度稍微低一些,但也有六十五万人民币,郭教授,你算算傅总在这里投了多少钱。”
郭孔晖在心里算了一遍,忍不住倒吸了口凉气:“一百亿人民币?!”
傅松也被这个数字给震得不轻,不敢置信道:“徐市长,你可别糊弄我,我这么有钱吗?”
徐英故意看了郭孔晖一眼,然后掰着手指头道:“远景研究中心,截至目前总投资15亿美元,按照这几年的平均汇率,差不多80亿人民币。
苏联专家小区一期工程10亿人民币,二期工程还未完工,但也已经投入了6亿人民币。
沐城职业技术学校的新校,已完成投资2亿人民币。
再加上幼儿园、小学、初中、高中,等这些项目全部完工后,一百亿人民币肯定打不住。
呵呵,郭教授,在我眼里,傅老板可是名副其实的老板,沐城市这几年之所以发展迅速,都是沾了傅老板的光啊。”
郭孔晖脸上的肌肉抽了抽,如果换成其他人,他绝对不相信这个数字,但他跟叔叔打听过傅松,郭贺年只说了一句,傅先生比咱们郭家有钱。
不是比他郭贺年有钱,而是比他们郭家有钱!
尽管他是个货真价实的富二代,光他老子留给的他遗产就有好几千万,如果评选内地最有钱的科学家,他绝对能当选内地科研界的首富。
但百亿人民币还是远远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,以至于让他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。
这他娘的还有没有天理了!
第(3/3)页